资料3 博希蒙德-《中世纪王者之路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尽管流言是假,但人们很容易相信,第二天此人带着随从突然离去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转而宣称拜占庭人因为怯懦而逃避,留下他们独自面对命运的安排。

    十字军曾宣誓将安条克交还帝国,但现在可以放心地违背誓言了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接下来宣称,由于意大利形势紧张,自己正考虑离开十字军。

    这些话产生了合适的效果。每次遭遇战博希蒙德都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,随着卡布卡的逼近,一想到要失去他,十字军就感到更加恐慌。

    十字军的其他王公当然愤怒,但他们在公众意愿面前软弱无力。

    之后博希蒙德提出,得到安条克,是对在家园作战失利的合适补偿。

    此时,就连图卢兹的雷蒙也不得不听天由命。

    他们同意将安条克献给博希蒙德,于是后者透露了城中安置内线的消息,并说出了自己的计划。

    部队拔营出发,好像要与大军压境的卡布卡正面交锋。

    在黑夜的掩饰下,他们将掉头返回,并在叛徒的协助下,通过无人看守、没有上锁的后门,潜入安条克。

    距离黎明还有两小时,博希蒙德率领60名士兵搭梯爬行,迅速攻占了附近的两座塔和两塔之间的城墙。

    当地基督徒帮助他们打开一座城门,十字军趁机冲进城内。

    到了黄昏时分,突厥人全军覆没,无一生还。

    历经7个多月的战斗,十字军终于拿下了安条克。

    然而,严酷的考验并未结束。尽管十字军拿下了该城,但突厥人仍控制着内堡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在试图独自攻城时负伤,(更严峻的是)卡布卡正率领7.5万大军赶来。

    第一个问题容易解决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在堡垒外修建围墙,防止突厥人从内堡发起进攻,然后专注于守卫这座新拿下的城市。

    两天之后,卡布卡兵临城下。

    十字军身处绝境。

    7个月的围攻耗尽了城中粮食供应,现在已没有时间进行补给。

    形势极其严峻,有的骑士甚至宰杀自己的战马为食。

    更糟糕的是,逃兵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卡布卡。

    他试图朝着博希蒙德守卫的城墙发起猛烈攻击,但十字军极其艰难地将其击退。

    卡布卡深知十字军濒于崩溃,于是转而采取围攻手段。

    如今只有奇迹发生,才能拯救困境中的基督徒,幸运的是奇迹真的出现了。

    一位法国隐士彼得·巴塞洛缪(Peter        Bartholomew)宣称圣徒显灵,后者告诉他圣枪(Holy        Lance)——当年一个百夫长刺入耶稣体内的一把枪——的所在地。

    有天使的帮助,有圣物力量的指引,他们可以与卡布卡一战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不太可能相信这个故事,毕竟他也许在君士坦丁堡见过圣枪。

    但他知道这个故事可以鼓舞士气。

    因此,彼得戏剧般地从教堂地下挖出生锈的金属枪尖后,他率先宣称这是真正的圣枪。

    他下令十字军禁食5天,然后全军出动,将这杆枪放在军前,发起全面攻击。城内只留守200人。

    一眼望去,十字军满是饿花了眼的骑士,蹒跚步行,与其说他们可怕,倒不如说他们可怜。

    尽管如此,博希蒙德的出击正合时宜。

    卡布卡的联盟正濒于土崩瓦解。

    大多数埃米尔并不信任卡布卡,担心他拿下安条克之后实力过于强大。

    因此,当十字军出现在阵前,他们纷纷逃跑。

    卡布卡剩余的军队仍在数量上占优,但十字军的规模令他们不安,于是他们在草地上放火,试图延缓十字军的步伐。

    风将烟吹到突厥人的脸上,而原计划的战略撤退也变成一场溃败。

    同时,亚美尼亚和叙利亚牧人也趁机复仇,下山参与了屠杀。

    这是一场全面胜利。

    内堡的突厥守军目睹了眼前的溃败,深知大势已去。

    令博希蒙德满意的是,他们宣布只向他个人投降,而冷落了老对手图卢兹的雷蒙。

    后者身患疾病,被迫旁观了整场战役。

    雷蒙不能接受这个消息,拒不承认博希蒙德是安条克的主人。

    他的固执使得十字军的行动戛然而止,但他的态度并非出于小气的原因。

    和博希蒙德一样,雷蒙也希望作为十字军最高统帅得到认可。

    精明的他也知道,尽管他个人厌恶拜占庭人,但更需要他们,否则十字军无法长期成功。

    安条克是拜占庭帝国的主要城市,如果交给博希蒙德,那么十字军与君士坦丁堡的关系将永久破裂。

    十字军其他领袖也因为博希蒙德和雷蒙的关系而分化,面对如此情形,他们好几个月都举棋不定。此时,伤寒突然暴发,大胜之后本已高涨的士气再次下滑。

    普通将士并不在乎哪位统帅将控制安条克,其实他们根本不关心安条克。

    他们立下军令状,要收复耶路撒冷。

    留在小亚细亚争执的时间越长,他们就越生气。

    眼看军中就要哗变,最终雷蒙和博希蒙德选择妥协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得到安条克,作为交换他承认雷蒙为十字军领袖。

    在安条克滞留了15个月后,十字军终于再次出发,博希蒙德心满意足地留下了。

    这是他人生中最伟大的胜利时刻。

    他加入十字军的目标从来都不只是看到耶路撒冷,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国家,现在他控制了近东地区一大城市,处在非常有利的位置:既可以支配朝圣者前往耶路撒冷的生意,获利丰厚,又能控制周边相继建立的十字军国家。

    几个月后他以安条克大公的身份前往刚刚陷落的耶路撒冷,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,被视为最重要的地方权贵,也轻而易举地确保了自己牧首候选人的地位。

    不幸的是,博希蒙德的胜利着实短暂。

    他的大胆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和权力,也成为他失败的原因。

    公元1100年夏,他留下侄子坦克雷德摄政安条克,自己率300名将士前往幼发拉底河上游地区。

    他误入埋伏圈被俘,沦为突厥人的阶下囚。

    阿历克塞提出支付赎金,将他送往君士坦丁堡,但博希蒙德断然拒绝,被迫做了三年俘虏,直至坦克雷德筹集到足够资金将他赎回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不在安条克期间,坦克雷德大大扩充了公国的版图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刚刚重获自由,便挥兵南下,继续扩张,但再次惨痛失利。

    安条克被撒拉逊人和拜占庭人夹在中间,军队损耗严重,难以自持,更不用说朝某个方向扩张了。

    只有从欧洲调入大军方可挽救局势。

    于是,公元1105年,博希蒙德离开安条克,向新十字军求援。

    这是一次戏剧般的成功。

    在意大利,无论他走到哪儿都有大批人群前来迎接问候;在法国,腓力国王提出招他为女婿。

    大家视他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英雄,他的人气之高,使得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不敢让他登陆,担心他赢得大批贵族的支持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被自己的名望冲昏了头脑,加之他很容易拿拜占庭为自己的不走运开脱,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不明智的决定:登上君士坦丁堡的皇座,实现旧日梦想。

    他率领3.5万精兵良将,悍然入侵达尔马提亚海岸,进攻帝国最西端的城市都拉斯。

    然而,与前两次不同的是,这一次拜占庭处于强势地位。

    阿历克塞一边悠闲地率军迎战,一边又鼓动威尼斯海军背后袭击,轻松击溃了博希蒙德的舰队。

    随后他刻意避免与博希蒙德直接对峙,而瘟疫和围攻劫掠已严重损耗了后者的实力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退路已断,被一系列的战斗挫伤了士气,被迫接受耻辱的停战协议。

    这份停战协议相当于无条件投降。

    尽管拜占庭允许他继续拥有安条克,但只能作为阿历克塞的封臣;他占领的拜占庭领土必须全部归还;安条克大教堂必须正式任命阿历克塞选择的希腊牧首。

    他奋战一生,方才见证了耀眼的胜利,却又遭遇如此重挫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甚至不愿回到安条克,而是乘船前往西西里。

    三年后,他在绝望潦倒中去世,遗体被运往卡诺萨,埋葬在普通的陵墓中。

    这座陵墓至今可见,墓身上显眼的一行字“BOAMUNDUS”成为其标志。

    博希蒙德不同寻常的人生以遗憾的方式结束。

    wap.

    /57/57417/20772044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