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99章 任务提前-《少帝成长计划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样的距离,就算是步兵急行军,一天一夜都能走完,就更别说一人两马,自小生长在马背上的匈奴人了。

    万一匈奴人感觉马邑的守备力量,强大到超乎正常状况,那已经进入武州-马邑之间地带的匈奴先锋就会原路返回,会在不超过四个时辰的时间之内,从武州塞撤出马邑战场。

    一旦事情真的这么发展,那汉室对马邑战役的一切安排都将付诸东流,海量的钱粮军械等同于打了水漂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汉匈之间的战略局势也会紧张起来,如果汉室不退让,很可能爆发汉匈全面战争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发生,柴武必须也只能静下心,保证北墙上的守卒,在同一时间内不超过四千人。

    诚然,材官校尉舒駿所率领的原羽林军士卒,便是四部司马共两千人的编制,再加上两千关中青壮扩编,也足够应对马邑北墙的防守任务。

    但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······

    ——万一这四千人没守住北墙,导致马邑城破,那汉室对马邑战役的谋划也将全然乱套!

    待等战后,柴武也很难解释自己一个大将军,带着足足六万人的关中精锐部队,却没能守住马邑北墙这二里长的城墙段。

    不敢加大防守兵力,又不敢真的让四千人去守马邑北墙,柴武最后的希望,便寄托在了栾布、郦寄所率领的东路军身上。

    ——如果能联系上东路军,那只要给东路军下达一个‘尽快夺回武州塞’的命令,柴武就不用在马邑扮猪吃虎了。

    只要东路军重夺武州塞,汉室对匈奴先锋部下的包围圈就会彻底形成,圈内的匈奴先锋将插翅难逃!

    到了那时,柴武所需要考虑的,就只剩怎么以最小的代价,来解决包围圈内的匈奴先锋了。

    如是想着,柴武便略带些期待,看向那灰头土脸,身上还隐隐带有血污的军卒。

    “禀上将军。”

    就见那军卒不假思索的一拱手:“卫尉所率西路军以于今日辰时,自南进入涔山1丛林之中,先锋斥候已毕竟涔山中段,已探得山谷一处。”

    “卫尉所部斥候还探得,善无城外已有匈奴游骑徘徊,每队十人,或有五十队。”

    “卫尉令末将转禀上将军:待马邑站起,善无城或当为胡所围困。”

    闻言,柴武微微点了点头,并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反应。

    在武州塞被攻破,匈奴先锋兵临马邑城下的状况下,善无城被围困,几乎是必然的。

    二十年前,太祖高皇帝设立雁门郡,将郡治放在善无这么一个地方,也是考虑到这一种状况。

    虽然从目前的局势看起来,马邑-武州-善无三角区域的东门户——武州塞被攻破,西门户的善无城,也貌似是失去了其战略意义。

    毕竟善无城所守的,并非是匈奴人南下的要道,在武州塞已经被打通的情况下,匈奴人完全可以自五路山以东的武州塞进入马邑战场。

    对五路山以西的善无城,匈奴人无论是置之不理,亦或是围而不攻,都不会对占据造成太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但匈奴人,或者说绝大多数异族不知道的是:对于‘互为犄角’的防守位置,华夏文明有着怎样的狂热。

    历史上的三国时期,就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,关于‘互为犄角之势’的故事。

    先是兴平元年(194年),三姓牛马吕奉先被曹老板打的走投无路,投奔占据徐州的刘大耳,刘大耳便以‘双方互为犄角’的战略考虑,将吕牛马安排在了徐州城外不远处的小沛。

    ——没错,这个‘小沛’,正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老家:沛县。

    兴平二年(195年),袁术攻打徐州,刘大耳率军抵挡袁术大军,让三弟张屠夫留守徐州。

    之后的故事,就是那段耳熟能详的经典了。

    张屠夫一边贴上‘绝不能喝酒,绝不能打骂士卒’的对联,一边请留守的将士喝酒,并当场挥起军鞭,把一个不愿意喝酒的军官给抽了一顿。

    这个军官怀恨跑到吕牛马身边,陈公台在一旁稍劝一番,徐州便顿时易了手,三姓牛马吕奉先,也总算是有了一块立身之地。

    刘大耳那边正和袁术打着仗,就听说徐州易手的消息,赶忙往回撤退,便发生了那极具戏剧性的一幕。

    ——为了‘报答’刘大耳曾经收容自己,把自己安置在小沛的恩德,吕牛马大笔一挥,对刘大耳说:皇叔率军驻扎小沛吧,你我双方互为犄角之势,彼此也好有个照应。

    从这一番闹剧之中,我们就不难看出:对于古华夏军士战略界而言,有一个‘互为犄角之势’的盟友,是多大的一个执念。

    而汉室在一个看似毫无战略意义的位置,设立雁门郡治善无城,实际上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。

    当马邑受到攻击之时,位于马邑以北的善无城,能和马邑互为犄角之势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