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3章 袁牧之和陈波儿-《百人会之关东局》
第(2/3)页
|
刚刚回到锦州,就有一件事找上门来。小路今天要见的是袁牧之,陈波儿二人。
袁牧之是来拍电影的,陈波儿则是小路请来,特地来商议电影教育的。
听说二人来了,小路走出办公室,来迎接二人。当先一个梳着背头的正是袁牧之,旁边的漂亮的瘦弱女子,不是陈波儿又是谁?
小路迎接上来,道:“袁牧之,袁先生,陈波儿陈老师,让二位专门跑一趟,抱歉,抱歉。怠慢了。”
袁牧之道:“自从上次我回伊春后我们见过一面,这一晃就是两年了。”
小路道:“您这两年里建立电影剧团,拍电影,搞演出,成就巨大。我很高兴当初把您这个高级人才留下。”
袁牧之道:“您过奖了。”
陈波儿道:“我觉得恰如其分。路司令。您怎么叫我陈老师?”
小路道:“中央是派您来做电影厂的副厂长的。其实,二位都具备做厂长的资格和水平。所以我另外有个想法。我们要谋百年大计,培养人才第一。我们嗨缺一所文艺类的大学。延安已经有鲁迅艺术学院了,东北可以搞一个专业性强一些的大学,我想请陈老师,陈教授组建大学,电影方面的大学,您做校长,培养电影方面所有专业的人才。”
陈波儿的领导才干是大家公认的。她不但表演出色,还善于做组织工作。她组织演出剧团去前线,轰动全国,不但有能力,也有了知名度。请她做电影学院的院长是最合适的。
历史上,她在解放后,在电影局做领导工作,对于筹建很多学员,学校,剧团付出了辛劳和努力,成绩卓著。
陈波儿道:“这个培养人才的想法我们早就有了,我的想法叫做电影干部培训班,不叫大学。”她果然当仁不让,而且早就有行动了。
小路道:“电影干部培训班是临时机构,而大学则是永久机构。我们要把您的想法提升一步。怎样,陈校长?”
陈波儿道:“那就这样定下来了。”一个大学,就这样在不到一分钟几时间里定了下来。这个大学后来培养了无数个世界级的艺术家,创造了巨大的文艺产业,改变了中国的形象。
小路道:“学校在哪个城市,要哪些人,经费,设备,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积极支持。”
陈波儿道:“就在长春,有满映的底子,有人才。电影厂也在那里。”
小路道:“那就这样定下来了。另外我有事,想和陈校长您商量。”
陈波儿道:“您说吧。我还真不太习惯被人叫做校长。”
小路道:“会习惯的。想想看,您不但培养演员,培养技术人员,还培养干部,不仅仅是电影干部,还有文艺界的干部。将来,桃李满天下,我们的电影话剧,戏剧蓬勃发展,多好的一件事。我想商量的就是,把学校办成一个专业很齐全的大学。”
陈波儿道:“想法倒是不错,可是一下子就办这么大,不太容易做到。我们可以一边筹建,一边教学,一边出作品。三年,您给我三年的时间,我们把建设学校的工作完成。”
小路道:“就这么定了。不过,我会帮助你把一切能搜罗到的人才都给你调来。你先把要搜罗的人才名单给我。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