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章 老人-《我的大明新帝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距离杨府不远处的极西候府内,唐赛儿脱去了一身戎装,换上了一身与儿媳宁国公主一样的超品夫人装扮。

    满头的首饰让她格外不习惯,不停地跟儿媳抱怨。“这头上戴的就有两斤重,走路,说话都不敢动作大了。”

    宁国公主抿嘴笑道:“母亲这一身,可是无数女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。”

    唐赛儿摇了摇头叹道:“老身还是习惯了骑马上战场,没有享福的命。”

    唐赛儿与宁国这婆媳可是两个极端,一个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,杀人无数。一个一辈子锦衣玉食,十指不沾阳春水。

    为了家族,唐赛儿拼了一辈子,如今终于挣下了世爵极西候,三代以后才逐代递降。

    她自己享不了福,却很喜欢处处大家做派的大儿媳,哪怕她在唐林城只会花钱,但是给林家生了五个有皇家血统的后代,就是大功。

    两个截然不同的婆媳,因为各自关注的重点不一样,相互之间反而没有多少矛盾,相处融洽。

    宁国搀着婆婆出了房门,林喜带着自己的夫人还有一帮孙辈也都迎了过来。除了依旧留在莫斯科镇守大本营的极西候林楚,其他人都在院子里。

    他们看到打扮的与平时不一样的唐赛儿,一个个都夸赞了起来。

    虽然已经快七十岁了,但是唐赛儿依旧不习惯这种赞美,平日一贯严肃的脸上,溢出了一丝晕红。

    还是宁国看出来唐赛儿的不自在,向二儿子说道:“好了,好了,让老祖清闲一会儿。汉文,你去把车开到门口,我们这就上车。”

    作为次子,林汉文本应在毕业之后就回归唐林城,为家族效力。

    不过如今的大明已经打到了波罗的海,极西候的封地也从唐林城变成了莫斯科。西线无战事,林汉文毕业之后就被宁国找了朱瞻基将他安排在了宫中当差。

    大儿子留在封地为家族效力,二儿子留在京城中枢与皇外祖亲近,同样能给家族效力。

    林汉文又看了一眼奶奶,才欢声应下。“我们要快一点,方才我出宫的时候,就看到张廷冕带着张锐就进了宫。”

    看到林汉文要去开车,宁国叫住了他。“你先站住,张廷冕乃当世英国公,年岁虽然小,却比你还要高了辈分,你怎能如此轻狂?纵使这京城以你皇外祖为尊,他也不能照应我们生生世世,这各方关系,都要我们自己好好维护。你身在中枢之地,行事要处处小心才是,明白吗?”

    被自己母亲教训了几句,林汉文不敢反驳,应声道:“孩儿记得了。”

    谨身殿内,朱瞻基的下首坐着张懋,太孙朱见深,三人正低声说着话,在靠门口处,朱佑樘与张懋的长子张锐,两个人此时正下着五子棋。

    张懋是张辅次子,正统十八年才出生,因为长子早夭,他也是张辅唯一的儿子。

    张辅在正统三十年,以八十八岁高龄去世,十二岁的张懋袭爵英国公。

    自此以后,张懋大部分时间都在宫中生活,与一帮同年岁的皇子馆子都不错。

    正统三十五年,他娶了四十二公主宣城公主为妻,次年就生了一个儿子,取名张锐。

    张锐与朱佑樘同岁,两个人自小关系亲近,经常在一起玩耍。

    英国公如今封地在南亚,但是主系这一支几乎没有去过英州府,那里都是张辅的链各个弟弟在主持。

    不过因为大明严格的嫡长继承制,他们也丝毫不担心大权旁落。

    “按照陛下的安排,如今英州府的华南虎养殖基地已经有了超过千只老虎。不过,这华南虎不仅体型比不上东北虎,虎骨药效似乎也比不上东北虎,这应该是气候的缘故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可能是家养与野生的不同,就如同那草药,野生的药效就好,种植的药性就差。野生的人参能当救命良药,种植的人参药效连三成都比不上。不过,这老虎养殖,应该从现在就重视起来,不要让人都杀光了,今后的孩子们,连老虎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说的是……还有茶叶,如今英州府的红茶,乌龙茶种植,规模越来越大。那些印度人,突厥人,大食人,包括欧罗巴人,如今都是大量购买,简直供不应求啊。”

    朱瞻基正准备说话,听到门口传来了女官的高声传唤……

    “东海公杨道陛见……”

    “章德公杨章德陛见……”

    “极西候太夫人,一级英雄唐赛儿陛见……”

    “梁国公张武陛见……”

    “邺城侯苏南陛见……”

    “广宁侯刘安陛见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,朱瞻基的心里忍不住有些恍惚,不过只是一瞬间,他就清醒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都是老臣子了啊,廷冕,这里面的大部分人,你恐怕都没有见过吧!”

    张懋脸色一红,笑道:“虽然不曾谋面,但是其人其事早就铭记在心。”

    朱瞻基点了点头,大手一挥:“传……”

    不一会儿,殿门口进来了一大群人,朱瞻基没有坐在龙椅上,而是直接走下了高台,迎了过来。

    众人有些措手不及,连忙跪拜。朱瞻基大声笑道:“免礼,免礼。今日不论君臣,只论旧谊。”

    看到头发花白,身材也佝偻下来的杨章德,朱瞻基轻轻点了点头说道:“由锦衣卫入军伍,这些年,你在东洲干的不错。如今你我都老了,你也就留在京城,以后多来陪陪朕。”

    杨章德趁着朱瞻基不注意,还是拜了下来。“臣也准备在京城好好逍遥几年,哪里都不去了。只是臣还想恳请陛下一件事……”

    “有话直说。”

    “臣出身草莽,得陛下赏识,从锦衣卫一总旗,如今做到章德公。平生最自傲的,还是在东洲的军旅岁月。希望臣百年之后,骨灰能入南山堂。”

    朱瞻基沉吟了一下,点头说道:“朕允了。”

    “万谢陛下!”

    南山堂是民间俗称,因为位于钟山南麓而得名,它实际上的名字,应该是大明忠烈祠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