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章 参劾知府不用怕-《佞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熊绣接过了茶,没有说话,飘忽的眼神只看着窗外。

    “学生已经打听了,入住客栈的是分巡道的路道台,不过是三甲同进士出身,恩师虽如今不过是七品知县,但前途定在他之上”,

    严衡接过话来,就继续说道:“学生知道非言官参劾官员乃朝廷忌讳,尤其还是自己的上官,这或多或少有以下犯上之嫌,但学生的意思是,恩师虽名为参劾实则是作的一石二鸟之计。”

    熊绣看向了严衡,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眼神深邃,总有让他看不透的感觉,他没再无端责骂严衡不识时务,而是放下茶杯,起身来到窗外,看着潺潺流下屋檐的雨水,以此来平静内心的烦闷。

    “你且说说,如何个一石二鸟之计?”

    “恩师参劾府台,与其说是参劾不如说是亮亮自己的底牌,恩师您有同门师兄在翰林任职,又有同年好友是本省巡按,您不参劾,想必这位王知府已经忘记了您的这些底牌;

    若您参劾王知府,李翰林(李东阳)自然会做个人情将您的参劾奏疏递于御前,而以当今陛下之英明,不会坐视不管,必会责成本省李巡按审理此案,李巡按乃恩师同年,王知府知道后能不慌吗?”

    严衡知道如今的恩师熊知县是急火攻心,没了主意,手握着许多好牌不知道怎么打,他只能帮着自己这位恩师好好琢磨琢磨。

    熊知县听后不由得苦笑了笑:“想法虽好,却也考虑不周全,本官在官场中是有人,但你认为他王知府就没人不成?吏科都给事中是他亲舅舅,他又是蜀人,与首辅万安、大宗伯周洪谟有同乡之谊;我这奏疏即便到了御前,他们也不会让本省巡按御史来审理此案,毕竟谁都知道李巡按乃我同年好友。”

    “恩师,别忘了上林苑的李孜省是江西南昌人,此人颇受圣宠,又十分念乡,江西百姓之安危,他不可能不管,也不可能坐视一贪官在他家乡为虎作伥,而且这位李太常(兼着太常寺卿)科举不第,最恨贪官污吏之行径,因而恩师这奏疏一上,他肯定会帮你的。”

    严衡这话一说,熊知县就直接一拂袖:“荒唐,你让本官去结交那个佞臣,本官即便做一辈子知县也绝不与这等谄媚之徒为伍!”

    严衡对此颇为无语,自己这位恩师还真是可以,又想升官发财却又要洁身自好,这就跟又想到婊子又要立牌坊一个道理,要面子里子都好看。

    但现在没办法,谁让他是自己恩师呢,自己和小严嵩的命运也绑在他的马车上,因而严衡只得好言解释道:“并非是要恩师结交此人,恩师根本就不用结交,这位李太常只不过做个顺手人情会帮帮你而已,他为的是他的江西士民,哪是为了你,你不去运作,东厂和言官也就查不到你和他李太常有什么瓜葛。”

    严衡说了这么多后,熊知县总算有所意动,心想如果真如严衡所说,自己参劾王知府的奏疏一上,那么审理此案的就是自己同年好友李巡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