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第五十章 大屠杀的制造者-《抗日军工系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样一来,南京也就被划在战线之外。但对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第1o军上层将领(包括谷寿夫)来说,这种限制是不能容忍的。在日本6军中,早在日俄战争时就弥漫着“以下克上”的风气,那些敢于违抗上命、自作主张的将领,往往被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
    第1o军司令柳川平助及谷寿夫两人经密谋后决心挣脱“缰绳”。11月15日,这伙疯子背着参谋本部,独自向南京追击。

    11月2o日,参谋次长多田竣接到第1o军电文后才知其图谋,不禁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而此时,第6师团已经抵达湖州,苏嘉线成为虚设。面对即成事实,日参谋本部于24日废止了苏嘉线。12月1日,日统帅部出《大6令8号》:命令日军攻占南京。

    1937年12月5日,谷寿夫第6师团的先头部队经强行军后抵达南京外围阵地。1o日,就已经打到中华门。

    12日,经过一番血战,我守卫雨花台的第88师262旅仅剩旅长朱赤一个特务连。第6师团日军凭借优势兵力蜂拥而上,朱赤率部与敌展开激烈肉博,杀伤大量日军,最后全体壮烈殉国。

    1937年12月12日,第6师团第47联队一部占领中华门正面,13日傍晚南京沦陷。

    进城后,残暴成性的第6师团日军兽性大,在侵占南京的8天时间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,该师仅在下关杀害的中**民尸积就达2千米长、5o米宽,血水染红了长江。

    侵入南京的该师团辎重第6联队小队长高城守一日记中说,1937年12月14日,他看到南京下关江边:“尸体像漂流的木头被浪冲了过来;在岸边,重叠地堆积着的尸体一望无际。这些尸体可能有几千、几万,数目大得很。”

    第6师团正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。之后,参加徐州会战、在武汉会战中在师团长稲叶四郎的率领下,单独一个师团沿长江北岸北上,在李品仙、李延年两大军团十几个师的内外合击中,强夺半壁山,田家镇要塞,砸开了武汉的大门。

    最后在1947年4月26日在雨花台执行枪决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