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六章:多尔衮流窜喜峰口-《天庭小官下凡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王之正满意的点点头说道:“天启六年,本都督第一次见你的时候,就看得出来,你是个才俊,名将的苗,时光荏苒,一晃七年过去了,你也成长为一名将才了!真可谓是将门虎子!”

    吴三桂声音洪亮地说道:“天启六年,末将在宁远跟着袁督师服役,末将有幸在宁远城见到都督,如今事情仿若眼前。”

    王之正叹息一声说道:“是的。”

    吴三桂摇摇头说道:“至今,末将不相信袁督师谋反。”

    王之正看了看,一圈都是亲信,索性走过去扶起来吴三桂说道:“长白(吴三桂字长白),袁督师是被圣上亲下圣旨处决的,他有没有通敌,谋反,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,他是走国法处决的,皇上亲下诏书,身为人臣,以后不要议论此事!”

    吴三桂是个耿直性子:“都督,您也觉得,袁督师是冤枉的吧?”

    王之正摆摆手说道:“袁督师是否冤枉,本都督不便议论,但是袁督师有两件事却做的很糟糕:一是擅自处决东江主帅毛文龙,造成我们在金贼后方的根据地失守。二是,不应该与皇太极议和划界。议和划界以后,我们就彻底失去了蒙古和朝鲜两个侧翼。”

    王之正说到这里,吴三桂却抖了抖嘴唇,想争论却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王之正摆摆手止住吴三桂说道:“至于袁督师,已然魂归故里,是非功过自由后人评论,我们就不要再提此事。现在皇上让我经营北方防线,是为了跟辽东防线呼应,蒙古丢了,北方等于敞开在金贼的枪口之下,所以才有多尔衮频频入关劫掠,但是我们有一条长城,三个关隘,和十三个重镇,修建北方防线,并不难。如果能够修成北方防线,京畿可以更加安宁,皇上也可以把精力放在辽东和陕北。”

    吴三桂点点头说道:“都督请训示!”

    王之正说道:“我向皇上举荐了两个青年俊彦,你和曹变蛟。你们都是将门虎子,也都能征惯战。曹变蛟打釜城,还没到釜城,多尔衮就撤退到大同,他这次倒是没打成仗。我的北线布防,计划吧十三重镇协调起来,由我这个都督府负责协调,第一重镇大同,由我亲自坐镇。釜城交给曹变蛟。宣府交给你。釜城和宣府,一个是鞑子寇京畿的必经之地,一个是鞑子撤退的毕竟之地,曹变蛟护京畿,你拦截,你们俩直归我管辖,归我协调,不需要经过任何第三机构的发号施令,明白么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