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章 十路诸侯相会盟-《东吴之孙策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笔趣阁手机端    http://m.biquwu.cc孝灵皇帝下初平元年。春,正月,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,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。绍自号车骑将军,诸将皆板授官号。

    ——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
    初平元年正月,酸枣。

    凛冽寒风,呜呜作响。关东盟军营镇外,全副武装的士卒巡游往来;镇内,各方诸侯热火朝天。

    待诸人坐定,桥瑁方道:“我大汉不幸,遭此贼乱;我大汉甚幸,有诸位忠君义士!”

    说着,桥瑁再次起身隆而重之地向众人拜了一拜。坐着的众人摆手连说不敢当。

    礼罢,桥瑁又道:“如今盟军既成,当择一德高望重之人,以为盟主,发号施令、主持大局,方可敌董贼大军!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众人交头接耳,却纷纷互相推辞,竟无一人敢上前。

    正在争论无果之际,济北相鲍信忽然出列,慨然道:“此盟既由远伟你而始,依我看,就由桥太守你做这个盟主算了!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附和。

    桥瑁急忙摆手,苦笑道:“与在座诸位英雄论起来,瑁自知名薄才浅,这个盟主之位,我是万万做不来的。若再相逼,可别怪瑁离座而去了!”

    “这——”桥瑁推辞,众人再次陷入了为难,一时竟也无法定夺。

    千辛万苦赶来汇聚的诸人本是雄心万丈,欲与董卓一战。未想,这大战尤未开始,倒先被谁来做盟主这件小事给难住了。

    “我有一言,诸公之中,有一位,其家四世三公、名重族望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。其本人更是勇除阉宦、怒叱董卓。”河内太守王匡,起身道。

    众人不禁齐齐将目光投向了座首的袁绍。袁绍只是垂眉一笑,并不搭话。

    环视一圈,王匡又道:“试问在座的诸位,还有谁比袁本初更适合做这个盟主!”

    袁绍少年成名,胸怀大志。十人之中,袁遗乃其从兄,袁术为其异母弟,韩馥又是袁氏门生。

    袁绍为盟主,既能令大家信服,同时也能有效的领导盟军,号召天下英豪,共抵董卓。

    因此,众人无不赞同,纷纷劝说。袁绍先是半推半就,待众人劝得急了,方勉强同意。

    脸上的笑容,却越发灿烂了。

    “当真虚伪!”看着袁绍那张令人厌恶的笑脸,豫州刺史孔伷身后一名壮汉轻声嘟囔了句。却见他豹头环眼、鱼嘴虎须,面相凶恶犹如古寺中走出的守门金刚,视之令人毛骨悚然。

    同立一旁一名慈眉善目、玉面脂唇的中年男子拿眼一瞪他,那汉子似乎有些忌怯于他,立马低头悻悻闭上了嘴。

    “还请袁盟主登坛明誓!”桥瑁伸手请道。

    袁绍见此,连连摆手,苦笑道:“嗳~绍才疏智短,蒙诸公不弃,方厚颜暂任盟主一位。若再强逼绍作文盟誓,丢脸是小,折了盟军气势可就不美了!故此,依绍鄙见,这起誓之人,还得诸公中才文双绝之人方可担当!”

    袁绍推辞,再加上他的一番可重可轻的意见。盟军诸人大眼瞪小眼,一时竟也找不出个拜坛起誓之人。

    “哇哇哇~”正当帐中诸人踟蹰之际,却有一人终于按捺不住,哇哇大叫。

    这一突兀的叫声,犹如猛虎啸林、雄狮吼天。堂中一寂,众人转头来看,却见正是孔伷身后站着的那名壮汉。

    “俺张飞着实看不下去了了,刚才为了谁当盟主你推我让,现在居然又因为谁登坛立誓在这儿干瞪眼。你说你们这些地方大官,既然都是为了杀董卓而来,不在战场上分个高下,却躲在这儿比斯文装害羞,跟个小娘们似的!俺张飞虽是粗人,却也明白这个道理,羞耻矣!”

    他言语粗俗难听,众人听后,竟无言以对,面露愧疚。

    “三弟,休得无礼!”同列孔伷身后的中年男子出手拉他,却被他反拉出来。只见他又一指袁绍,叱喝道:“还有你,姓袁的,俺早看你不顺眼了。你这个道貌岸然、矫言伪行的伪君子,这个盟主,你觉得做之有愧,让我大哥来做便是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