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天下豪杰共聚义-《东吴之孙策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笔趣阁手机端    http://m.biquwu.cc公元190年初,东郡太守桥瑁眼见董卓乱京,生灵涂炭。遂假作朝廷三公书信,发檄文至各郡诸侯。

    时勃海太守袁绍、后将军袁术、冀州牧韩馥、豫州刺史孔伷、兖州刺史刘岱、河内太守王匡、陈留太守张邈、山阳太守袁遗、济北相鲍信闻檄文,皆各提兵马,起兵响应。

    陈留曹府。

    “陈留富商朱义,谴送粮食两百石!”

    “许昌苗成,捐衣甲一千三百件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营帐内,左右两边武将端坐,面无表情。小校正朗声诵读手中的文书。

    坐于帐首的,是一位年近四旬的文士。只见他发束玉簪,高额浓眉,正是曹操。此刻,他正用一双锐利夺人的目光,一一扫过帐中诸人。

    “诸位以为如何?”小校读毕,曹操率先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大哥,只要您一句话,兄弟们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,在所不辞!”帐下一人率先起身,声音洪亮。再一看,此人身披银甲,腰悬宝剑,威武不凡,正是来投曹操不久的从弟曹洪。

    “是啊,主公,快下令吧!”

    随着曹洪一开口,营中顿时炸开了锅,诸将纷纷应喝。

    “成何体统!”曹操拿眼一瞪,斥责道,“子廉,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。我们不是劫匪,既然做了官兵,就要有官兵的样子,不要把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坏毛病带到军营里来!”

    “是,属下知错了!”曹洪心有憋屈,把头一拧,拱手入席。

    “主公,末将有一言,不知当讲不当讲!”突然,坐于末尾的一将起身拜道。

    众人抬眼看去,却是新投曹操不久的李乾。本山阳钜野人,素有英名,因闻曹操于陈留举义,领数千门客来投,现为操门下都尉。

    在座的,都是曹操的宗族亲信,唯有他一人,是为外人。因此发话时,显得格外小心。

    “说说看!”

    对于这个李乾,曹操还是很欣赏的。更何况,他也不想落下一个处事不公、怠慢人才的恶名,而为四方之士所恶。

    “商贾赠甲,百姓捐粮,正是期盼主公能讨伐逆贼董卓、早日为天下除害也!今桥瑁发讨董檄文,天下诸侯一呼百应,主公何反迟疑耶?”说是建议,倒更像是质问。说罢,直性子的李乾一屁股坐了下去,口中道:“早知如此,我也不来做劳什子讨逆都尉了!”

    营帐中,气氛陡然死寂,一众曹姓都怒目瞪视李乾。只有帐外校场士兵训练呐喊的声音,隆隆震耳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~”一阵爽朗的笑声,瞬间打破了紧张与沉寂。

    曹操起身,走到李乾身前,拉住他的手,微笑道:“令通所言,正合吾意也!”

    转而面色一肃,对诸将命令道:“桥瑁发檄文,吾当不落人后,可为讨董第一师。全军听令,即刻发兵,直取洛阳!”

    “诺!”诸将起身拜令。

    曹操又亲自拉着李乾,向营帐外走去:“令通且随我同行校场,一观士卒操练!”

    走在最末的曹洪,见此一幕,嘴角一撇,愤愤不平道:“大哥真是偏心,我说的跟他又不差,凭什么受骂的是我,那个姓李的却受到这般待遇。”

    旁边心细的曹仁一捅他,曹洪也不理。

    声音不大,不过帐中的诸人还是听见了。一脸微笑的曹操,脚步一顿,却只当没听见,体贴地为李乾扯开帐帘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