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破蛾贼孙策坠马-《东吴之孙策》
第(2/3)页
孙瑜、陈端、秦松和刚满四岁的孙擎天,乘着骏马,奔驰远去。
目送他们走远,孙策方徐徐收回目光。
两军对垒,孙策毫无惧色。一袭人一字排开,羁绊已无,都是神情肃穆,俨然忘却生死。
孙策夹马立于中间,往前行了两步,银枪一指:“吾乃孙伯符是也!不怕死的自来决战!”
被一群小毛孩子在眼前耍威风,作威作福惯了的土匪如何能忍。个个提缰举刀,只等首领命令,将他碎尸万段。
狂风骤起,仿佛也在为接下来的生死悲剧而哭泣。
“冲!”随着龙基一声令下,马声嘶鸣,数不清的骑兵再次启动。裹挟着滔天巨势,踏蹄冲刺。狂风呜咽,黄沙飞舞,天地为之变色。
清一色的骑兵犹如滚滚滔浪,呼啸扑来,轰隆雷鸣连大地都为之震颤。此情此景,孙策几人,宛若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的一叶孤舟,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。
座下的马儿好似受了惊吓,面对数不清的同类,个个抬腿哀鸣,显得极为不安。第一次有机会骑马的陈数,学着孙策的模样,张开粗糙的手掌放在马颈处摩挲,嘴里发出轻柔的音调。没一会儿,马便再次安定了下来。
孙策抬起头,刀削般的薄唇嘴角尤挂着一丝冷笑,微眯的星眸中闪着决绝与杀意。一双双坚定的眼眸中,兴奋的血丝布满了整个眼球。他们如孤狼,他们是野兽,从不知害怕,不是你生,就是我死。
越来越近了!连对面将领那狰狞的面孔都清晰可见。
孙策长枪甩动,目光凛冽:“杀!”
随着一声呐喊,马匹甩开健硕的四蹄,扬尘驰骋。马背上,是一个个悍不畏死的少年英雄,他们嘴角狞笑,面容嗜血。
孙策当先冲进敌军,长枪横扫,竟一时无人能近身。紧随其后的周泰、孙青等人,都是初次上战场,大喊着酣战厮杀,脸上尽是兴奋之色。
寥寥数人,每一个都似有三头六臂。被一群人围住,形成一个宛若龙卷风的风眼,却无人能进。目睹被几个毛孩子打得狼狈不堪的士卒部下,龙基青筋暴起、双目通红,声嘶力竭地指挥:“给老子上!杀了他们!”
作为区星帐下第一猛将的他,什么狠人恶仗没见过,尸山血海都爬出来了,可现在却被一个毛孩子硬生生地唬住了。
“孙伯符?”龙基嘀咕着,陷入了沉思,却霍然一惊:“姓孙?!莫非是那个号称『江东猛虎』孙坚的儿子!”
人的影,树的皮。孙坚早年便闻名江东,其宛城一战,连杀黄巾数员大将、屠城百万,终致张角身灭、黄巾溃败,名声正赫,更胜往昔。听说他被刘宏任命为长沙太守,不日就要来攻打长沙,城中乱军,人人因此自危。
区星号称一万大军,可九成都是攻下长沙郡时强行掳来的平民百姓。这其中老弱病残,良莠不齐。他们没有经过训练,没有正规的武器铠甲,更从未上过战场。被逼迫而不得已屈服从军。可以预想,他们到了战场上不仅形成不了战力,一击即溃,甚至大好的胜仗都会因为他们由胜转败,说是乌合之众也一点不为过。
同时,区星官职乱封,爵位遍地,使得其不值钱,也失去了他本来的荣耀与价值。官职轻易可得,得了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,士兵们自然没有了动力,一上战场,都不愿意尽全力。
装备之劣、士卒之少、素质之差……长沙乱军,比之黄巾还要差了不知多少档次。也难怪其一千之众,却被几个孩子区区数人戏弄,溃不成军。
“果然虎父无犬子啊!”龙基长叹,奈何有心无力,“其子尚如此,若孙坚亲来,我朝又该若何?”
--------------------
局势瞬息万变,场面一时蔚为壮观。
长枪连刺,中者无不应声倒地。枪如灵蛇,来往冲突,竟无人能挡。孙策纵马酣斗,大呼痛快。
眼眸中,只剩下迸溅的鲜血,腥臭的味道刺鼻扑来。长袍粘身,也不知道是自身的汗渍还是敌人的鲜血。此时的孙策,在敌军眼中,就是一个从地狱走出来的嗜血恶鬼。
杀得正起劲,孙策忽觉背后一痛,却是先前的伤势复发。手上气力一松,顿时背上又挨了一刀。孙策闷哼一声,险些坠下马去。
“策哥儿!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