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-《抗日之我为战神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对外通道的彻底打通,南满工业区的基本完整夺取。对整个东北的工业发展,起到了输血的作用。保证了对外贸易,所需的海上交通线。而且不用在运输途中,向苏联方面支付高额的过境费,以及被苏联人在运输途中揩油。

    在得知抗联基本上完整夺取南满,整个战役期间都在为杨震担心,失眠的一夜一夜无法睡觉,并极少饮酒的主席,破例与老总以及副主席,一同浮了一大白,并兴奋的一夜都没有休息。在给杨震的电报上,主席一连写了六个甚慰。这在主席给各大战略区的电报之中,还是头一回。

    不过战役结束后最头疼的人,却本应该是最高兴的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。整个南满的如此短的时间彻底解放,让尽管已经有了一定准备的东北局,还是有些措手不及。地方干部以及负责接收工业的干部数量上,一下子出了很大的短缺。

    在战役结束后,东北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伸手要干部,尤其是基层的县委书记和厂党委书记。在接到东北局的电报后,中央就地从晋察冀、晋冀鲁豫以及晋绥,抽调一批抗大毕业的干部调拨给了东北局。

    而在战役结束后,东北人民政府派出大量干部和技术人员,对整个南满遭受战火破坏的工厂和基础设施,进行全力的抢修。并从东北石油工业部抽调一批技术干部,从大庆油田抽调一大批工人,以及已经准备好的设备快速南下。

    除了对锦州、葫芦岛日军炼油厂实施技术改造,以及扩大生产之外,就是准备开始进行辽河石油会战。辽河三角洲有大型油田,那是杨震拍着胸脯用脑袋保证的。尽管对于杨震的保证,那位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是半信半疑。

    但在杨震再三要求,甚至已经拿出缴获的关东军地图,已经标出关东军对辽河三角洲勘察,并确定辽河三角洲很可能会有油田情况之下。最关键的是考虑到综合利用,关东军在锦州、葫芦岛等地修建的石油冶炼厂,以及满足关内方向石油并出口换汇的需求。

    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几经考虑,还是决定在已经相当紧张的财政之中拨出一千万的资金,在辽河三角洲展开大规模的石油会战。而为了支持这场石油会战,中央也命令在锦州方向参战的晋察冀两个旅,就地改编为石油工程旅以满足对工人的需要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杨震不止一次的说过,东北乃至华北解放区的建设,都需要大量的现汇。眼下这场战争已经进入尾声,美国人的援助随时可能会中断。在想购买国外先机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,就需要大量的外汇。

    那些掌握了最先进技术的资本主义国家,可不讲究什么兄弟情义那一套的。向来是一码归一码,讲究钱货两清的他们,没有现汇人家是不会卖给你任何东西的。而下一步的建设没有大量的外汇,是很难满足需要的。在可以出口换汇的东西还很有限的情况之下,出口资源也就成了不多的选择之一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