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杨康道,“贵国不出一兵一卒,就想得到这些,未免太异想天开。你们纵然与蒙古结盟,也未必能真的能打赢大金,小心到时候得不偿失。” 赵昀登基后,一直以来,都想有所作为。靖康之耻,是国耻,之后的绍兴和谈也是,明明打赢了,结果却要将收复的土地拱手相让。普通平民百姓都知道什么叫一雪前耻,更何况他这个皇帝? 赵昀道,“如果贵国愿意归还这些,那么贵国想要对付蒙古,我国自然也会大力支持。” 杨康脸色难堪道,“这种条件本王难以答应。” 赵昀叹道,“既然如此,那朕恐怕要再见一见蒙古那边了。” 见蒙古,那岂不意味着自己这次的和谈失败?金国很多人看不清眼前情势,觉得大金还是如同当年“女真不满万,满万不可敌”,别说与大宋和谈了,目前金国朝堂上甚至还有不少人嚷嚷着要灭宋。 从陈玄风那里,杨康知道了蒙古军队的实力,同时也更清楚金国已经是日薄西山,或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金国能抵挡蒙古一时,但此刻若是被大宋也来一刀,那么本就为数不多的胜算很可能就此荡然无存。 杨康心里咬了咬牙道,“如果大金愿意归还一半土地,大宋可否拒绝与蒙古结盟。” 听到杨康居然松口了,赵昀心里很是惊讶,对于杨康的真正身份,赵昀并不清楚。 杨康本是汉人,大宋与大金在他心里其实差不多,杨康的想法其实很简单,金国若是败给蒙古,有再多的土地也枉然。 当然,说出这个条件,杨康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,大金那边肯定不会轻易答应。杨康心里发狠,到时候免不了要用一些额外手段了。 虽然对杨康的条件有些意动,不过赵昀心里并不满足,赵昀道,“要归还,便归还所有。” 听到赵昀语气强硬,杨康心里一冷,此次和谈看来是没希望了。既然赵昀不给面子,那么自己也没必要再低三下气。杨康冷声道,“既然陛下执意要打,那大金只能奉陪了。” 赵昀见杨康年纪轻轻,先前又那么轻易退让,本想逼他再退让一些,没想到杨康突然间态度变得这么强硬。见杨康冷着一张脸,似乎不想再谈下去了,赵昀无奈,看来只能试一试这个了。(未完待续。) 第(3/3)页